我們都知道,

音樂是一種時間的藝術,

看不到摸不到的抽象聲音,

只能透過耳朵與心靈捕捉那一瞬間的感動。

 

 

 

可是,這些言語要介紹給國小的學生似乎太深奧了一些

(親愛的孩子,老師今天要帶你們體驗一種時間的藝術喔~

然後台下就倒成一片了…..

 

 

 

稍縱即逝,無法具體捕捉的結果

就是孩子們對音樂的體會、描述只剩下「好聽」與「不好聽」

(而「好聽」在哪?為什麼「不好聽」?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相較於「乾式熟成的帶骨牛排真好吃。」

好吃在哪?

「乾式熟成的帶骨牛排,有著焦脆的外皮與柔軟多汁的肉質」、

「切開黑褐色的外皮之下,是近乎粉紅色的肉質,大口咬下,表皮的脆度是一種奇妙的口感,裡頭柔嫩且濃郁甜美的肉質,

更讓人差點咬到舌頭。」

這種充滿畫面、讓人一看就餓的形容,

要讓人精準的描述聽到的音樂內涵

還真是一件浩大工程....

到底,

我們要如何讓孩子有實際一點的方向來聆賞音樂、

體會除了「好聽」與「不好聽」之外的美感並浸濡在其中?

 

 

我想,這要回歸到音樂的本質,

「音樂,到底包含了什麼?」

我們可以從何下手去介紹它?

 

從音樂的現象與本質、聲音的特性、音樂的基本要素、媒材、形式等方面分析,

我們能將存在音樂中的「音樂概念」具象化,

而音樂本體,並不會因為這些「音樂概念」的切割而產生變化,

反而能因為這些概念的具體化而被理解,

進而讓學生能更有效率的學習。

 

 

依據國內外的研究指出,

音樂概念是沒有國界、文化限制的,

不管是澳洲的原住民、日本的雅樂、亦或是印尼甘美朗音樂,

其中的概念元素都是共通的。

此外,美國的研究也指出,

音樂概念有助於音樂課程的發展,

學生透過這些分類,

學習反應、效果更受肯定。(熊千瑩,2006)

 

 

所以,「音樂概念」到底包含了哪些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viannova 的頭像
    viviannova

    "音"為有你,所以生命更美好

    viviann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